全國運動會是全國最高水平的體育盛事,其實背後隱藏不少冷知識和趣味故事。
文章索引
一、顛覆認知:抗疫院士竟是全運紀錄保持者!
鍾南山全運會 400米欄紀錄 第一屆全運會冷知識
首先,你知否第一屆全運會曾經有一位很特別的參賽者嗎?就是鍾南山教授。沒錯,就是疫症時會見到的國家呼吸病學專家,原來當年他也有參加比賽,還在400米欄的資格賽跑出54.02秒,打破了全國紀錄,說他是真體育健將,真是當之無愧。 • 國家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教授,曾以運動員身份參加首屆全運會!• 1959年400米欄資格賽跑出54.02秒打破全國紀錄
• 印證「醫學泰斗=頂尖運動健將」的傳奇身份 ✅
二、賽事革命:從「北上廣專屬」到全民申辦
全運會舉辦地變遷 三城輪辦制度 2001國務院文件
另一宗就是全運會的場地安排,最初幾屆基本上在北京、上海、廣州輪流舉行,一度只是三城專屬。直至2001年初,國務院發佈《關於取消全國運動會由北京、上海、廣東輪流舉辦限制的函》,允許有條件的省市申請舉辦全運會,才開始由其他城市主辦。 • 1959–2001年:僅限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輪流主辦• 2001年關鍵轉折:國務院發文取消輪辦限制 ➜ 開放省市申辦權
• 2025全運會創舉:首度採用 跨城合辦模式 (粵港澳協作)
三、粵港澳聯動:早埋20年前的合作伏筆
粵港澳全運會淵源 2001九運會合作 香港武術散打賽
今屆全運會更是第一次採用跨城合辦模式,由多個城市共同協調,這種安排不僅創新,還可以帶動更多地區參與其中。其實早在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粵港澳三地已經嘗試初步合作。當年由廣東主辦,但部分比賽在香港及澳門進行,例如武術散打預賽就在香港舉行。這段歷史充分體現了粵港澳地區合作的潛力,為今天全運會帶來更深入的聯動埋下伏筆。 • 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廣東主辦):✅ 香港承辦武術散打預賽
✅ 澳門參與賽事組織
• 奠定2025粵港澳合辦全運會的歷史基礎
四、賽事本質:超越競技的集體記憶載體
全運會意義 體育盛事價值 觀眾共同記憶
全運會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個充滿故事的舞台。每一屆比賽都帶來不同的驚喜和歷史時刻,令觀眾的記憶更加豐富。從鍾南山破紀錄、三地輪辦到粵港澳聯動,印證全運會:
🔥 不只是比賽,更是全民情感連結的舞台
🚀 每屆賽事皆創造獨特歷史時刻與集體驚喜
最後,如想了解更多國家隊及各焦點運動員備戰全運會的精彩內容,可瀏覽 《全運你要知》節目網頁,深入探討全運會的豐富歷史和多彩文化,每集聚焦不同主題,從香港的歷史參與、會徽和吉祥物的意義,到鞦韆比賽和電子競技的興起,讓觀眾深入了解全運會的多樣性。節目還介紹了舉辦全運會所需的準備工作、可持續性的重要性及卓越運動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