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焦點

焦點運動員 X 焦點項目

孫一文:從奧運銅牌到女子重劍金牌的傳奇之路|專訪中國劍擊名將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圖片來源﹕新華社

孫一文的故事,是中國女子重劍運動中最動人的篇章之一。從奧運獎牌大滿貫得主,到賽場內外的韌性與溫度,她的劍道人生,值得細細品味!

文章索引


⚔️ 一、奧運征途:從銅牌到金牌的蛻變

1. 里約初亮相(2016):以「不被關注」的新人身分出征,卻在隊友意外出局後獨扛女重大旗,最終以15:14擊敗法國選手勞倫・倫比,摘下個人銅牌;並與隊友合力奪得團體銀牌。

2. 東京巔峰時刻(2021):在決賽中面對世界第一的羅馬尼亞名將波佩斯庫,兩人纏鬥至加時「決一劍」。孫一文冷靜出擊,以11:10絕殺對手,奪得中國史上首面女子重劍個人奧運金牌!這一劍,不僅是技術勝利,更是心理的極致展現。

巴黎再征戰(2024):32歲的孫一文三度踏上奧運賽場,雖在個人賽首輪爆冷止步,但她的堅持本身已是傳奇——「比起速度與力量下降,我更珍惜每一劍、每一次代表中國出場的機會。」


💫 二、關鍵詞:壓力、守護與「金鐘罩」哲學

孫一文多次談及自己早期在團體賽中的角色定位:
「當孫玉潔、許安琪兩位世界冠軍主攻時,我成為對手眼中的弱點。每一場都被針對攻擊⋯⋯我學會了守住比分,就像開啟金鐘罩——後腳站定,誰也攻不進來。」

這段經歷不僅磨礪出她頂尖的防守能力,更塑造出「守護者」的心理韌性——這正是東京奧運決賽一劍封喉的底氣來源。


😢 三、至暗時刻:父親病重與奧運的雙重夾擊

東京奧運前兩個月,孫一文面臨人生最大挑戰:父親病危,加上疫情阻隔,無法床前陪伴。她白天專注訓練,深夜卻被無助淹沒:

「一空閒下來就特別難過⋯⋯但經歷這些後,再大的困難也不是問題了。」

奧運奪金後,她將金牌獻給父親:「這枚金牌有他的力量。」這份苦痛淬鍊出的堅強,成為她運動生涯最厚重的底色。


🤝 四、場內對手・場外姐妹:與江旻憓的「借劍情誼」

香港名將江旻憓(Vivian)不僅是孫一文國際賽場的老對手,更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 2021年香港表演賽中,孫一文笑稱「裝備全向Vivian借的,還得貼膠布遮名字」;
• 2021年全運會銅牌戰,江旻憓擊敗孫一文,但賽後兩人擁抱致意,展現頂尖運動員的風度。

這種既競爭又互助的關係,詮釋了擊劍運動的優雅精神。


🏅 五、榮耀背後的平凡心:從「遙不可及」到「享受過程」

回顧三屆奧運的心態轉變:
• 16歲看北京奧運:「覺得奧運遙不可及」;
• 里約初體驗:「只想別第一輪掉,多打兩輪」;
• 東京登頂後:「人生的目標不只是金牌,要把過程做好。」

如今的她更從容——獎牌不是終點,而是對堅持的註解。正如她所言:「我想做中國擊劍里程碑上一個有特點的運動員,永無止境向前。」✨

孫一文的劍,刺穿了獎牌的意義——那是對父親的承諾、對團體的守護、對對手的敬重,更是對自我的超越。當她說出「團體加油」時,我們聽見的,是一位戰士用半生磨礪出的溫柔力量。


最後,如想了解更多國家隊及各焦點運動員備戰全運會的精彩內容,可瀏覽 《迎戰全國運動會二 - 全運風雲》 節目網頁,節目將回顧國家隊運動員2022至2024年週期的備戰與參賽全程,總結運動員於最新賽季的大賽成績,通過深度訪談了解運動員們最鮮活的訓練故事和最全面的賽事記錄,感受運動員直面挑戰的堅持與勇氣。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