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學堂
 
體育學堂 :劍擊101 (上)

體育學堂 :劍擊101 (上)

隨着張家朗於2021年東京奧運及2024年巴黎奧運奪得男子花劍金牌,香港掀起了劍擊熱潮。各位劍擊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的出色表現,不僅為香港贏得了榮譽,也激勵了更多年輕人投入這項運動。你又知不知道劍擊分為哪幾種?比賽如何計分?以下讓我們了解有關劍擊的種類和規則,一同走進劍擊世界!

劍擊種類、規則及得分部位

劍擊比賽通常於長14米、寬1.5至2米的劍道上進行,運動員需穿著專門的防護服及金屬衣、面罩與感應設備。每場比賽以得分計算,個人賽每一場會打三節,每節三分鐘,較高分的運動員勝出;但配劍的賽制則是先得15分的運動員就會勝出。

劍擊分為三大類:花劍(Foil)、重劍(Épée)及佩劍(Sabre),每個項目的規則和得分部位各有不同。

1. 花劍(Foil)

花劍是三種武器中最細小的一種,劍長不超過110厘米,劍尖設有按鈕,需有不少於500克壓力才可觸發感應。

花劍是三種武器中最細小的一種,劍長不超過110厘米。 花劍是三種武器中最細小的一種,劍長不超過110厘米。
  • 劍法:
    以刺的動作為主,握劍就像拿著一把槍。刺擊時需刺向對手右下的部位,可以配合轉移進攻技巧,即是先對準對方某一個右下部位,當對方做出防守動作時,迅速把劍轉向另一個位置,突擊無防守的部位。
    花劍刺的動作示範 圖中示範了花劍刺的動作。
  • 得分:
    有效得分範圍為軀幹,運動員需穿戴金屬衣。花劍講求「進攻權」,即先發動攻擊的一方才有權得分,即使雙方同時刺中,也只會判先攻者得分。有效擊中會亮起彩色燈,無效擊中則亮白燈。

2. 重劍(Épée)

重劍是體積最大、最重的劍種,護手盤、劍尖和劍身都會較粗大。中間設有放血槽,保留了真劍的特色。

重劍是體積最大、最重的劍種。 重劍是體積最大、最重的劍種。
  • 劍法:
    與花劍一樣以刺的動作為主,常見動作為擊打刺。運動員需靈活轉動前臂,以劍的強部擊打對手劍身後迅速刺擊。
    重劍擊打刺劍法示範 重劍以劍的強部擊打對手劍身後迅速刺擊。
  • 得分:
    重劍比賽不需進攻權,全身皆為有效得分部位。即使雙方同時刺中,也會各自得分。

3. 佩劍(Sabre)

佩劍源自古代騎兵軍刀,整支劍均可通電以配合攻擊得分。而護手盤較大,以便防守。

佩劍而護手盤較大,以便防守。 佩劍而護手盤較大,以便防守。
  • 劍法:
    可使用劈擊和刺擊兩種方式。常見戰術包括直接進攻、擊打進攻和利用假動作誘敵的複雜進攻。
    佩劍劍法示範 圖中示範了佩劍的劍法。
  • 得分:
    得分部位是腰以上的上半身,包括頭、軀幹、手臂與背部。與花劍一樣需爭奪進攻權,金屬衣和面罩均需通電以感應擊中。

劍擊基本功

實戰姿勢

實戰姿勢是一切劍擊動作的準備姿勢,為準備任何攻防動作,選手需側身站立,前腳尖朝前、後腳與之呈釘字腳。膝蓋微曲,持劍手肘距離身體一拳頭,另一隻手自然放鬆以平衡身體。

實戰姿勢示範 圖中示範了實戰姿勢。

弓步

弓步是深度進攻的步法之一。從實戰姿勢開始,提起前腳並大步跨前,屈膝成90度,後腳伸直推動身體,完成後可回復原姿。

弓步示範 圖中示範了弓步。

防守

防守目的是阻擋對手進攻。常用為第四防守姿勢:當對手攻擊胸部或腹部時,持劍手向身體內側移動,用劍的強部或護手盤阻截對方進攻。

防守姿勢示範 圖中示範了防守姿勢。

今期我們集中對劍擊的基本了解,下一期我們將聚焦三位香港劍擊界的新星和帶大家發掘有趣的劍擊小知識!

相關文章:體育學堂 :劍擊101(下)
相關文章:香港劍擊四大名將:張家朗、江旻憓、何瑋桁、陳諾思」

籃球
足球
乒乓球
排球
單車
網球
羽毛球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