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學堂
 
體育學堂:乒乓球101國際標準你要知

體育學堂:乒乓球101國際標準你要知

相信大家中、小學體育堂都有學過乒乓球,對它都有少少基礎知識。但是你知不知道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下稱「乒聯」)連乒乓球的場地圍板、球衣設計都有明確的規定和指引?這篇文章將會詳細解釋場地、器材和比賽規則的國際標準,助你深化對乒乓球的了解。

場地規格

比賽區域須以高度75厘米、同一深色底色的圍板圍起,以有效分隔其他賽區及觀眾區。圍板上不得使用由暗變亮或由亮轉暗的廣告內容。此外,任何LED或類似裝置都不可在比賽進行時發出過強光線或閃動,以免干擾球員。除非經國際乒聯批准,禁止使用含有LED或類似效果的廣告。

球檯的上層表面稱為檯面,須為長方形,長2.74米、寬1.525米,離地面高度76厘米,並保持完全水平。檯面應呈暗色、無光澤且具均勻彈性,以確保標準乒乓球由30厘米高處落下時能反彈約23厘米。球檯中央設有一條垂直球網,將檯面分成兩個相等區域,球網高度為15.25厘米,且需緊貼檯面。這些規範保障了每場賽事可以在一致的條件下進行。

乒乓球的比賽場地 乒乓球的比賽場地

器材

乒乓球比賽所使用的球和球拍,兩者的設計與規範均由乒聯嚴格制定,均以不反光的物料制造,減少運動員在賽事期間受到光線影響。

首先,標準乒乓球的直徑為40毫米,重量為2.7克。球體一般由賽璐珞或具類似特性的塑膠材料製成,顏色通常為白色或橙色,且必須呈現無光澤的表面,以避免在燈光下反射影響球員視線。這樣的設計有助於保持球體飛行的穩定性與能見度,使比賽過程更順暢。

其次,球拍作為球員發揮技術的重要工具,其設計相對靈活。球拍的大小、形狀與重量皆不設統一限制,但底板須平整、堅硬,且最少有85%的厚度由天然木材構成,以確保擊球時的彈性與手感符合比賽要求。球拍表面的覆蓋層亦有明確規定,例如使用顆粒膠時,其總厚度不得超過2毫米,若為反膠或海綿結構,厚度限制亦必須遵守官方標準。這些細節規範確立了球拍的基本性能,使各選手在公平的條件下發揮自身技術與戰術風格。

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的服裝要整潔合宜外,亦必須遵守統一規範。球衣背面可印有號碼、姓名或所屬球隊名稱,以資識別,還可以設置不超過兩個、總面積不超過400平方厘米的廣告。比賽雙方球員應穿著顏色明顯不同的球衣,若顏色相近且無法協議更換,則由裁判抽籤決定。在世界賽、奧運會及傷殘奧運會等國際賽事中,運動員須穿著經協會批准的比賽服裝。球衣前、側及肩部可設不超過六個總面積不逾600平方厘米的廣告,其中正面最多四個。此等規定旨在兼顧識別性、專業性與商業贊助的平衡。

比賽規則

乒乓球與球拍 乒乓球與球拍

乒乓球是一項節奏極快、技術要求高且廣受歡迎的競技運動。比賽時,運動員使用球拍隔著球網互相擊球,乒乓球須在對方球檯上彈跳一次後方可還擊。根據參賽人數不同,比賽可分為單打、雙打和團體賽。

在單局比賽中,先取得11分者為勝方;若雙方戰成10比10平手,則須有一方連續取得兩分才能結束該局。每場比賽由單數局組成,常見的賽制為五局三勝或七局四勝制,而奧運單項賽是採用七局四勝制。

單打比賽為兩名選手對決,而雙打則由兩隊各派出兩名運動員組成。雙打規則與單打大致相同,但同隊選手必須依序輪流擊球,若有球員連續兩次擊球,則對方得分。這項規定使得雙打比賽節奏更明快,也更強調團隊合作與默契的展現。比賽中雙方選手每得兩分後交換發球權,當比分達10平或進入「輪換發球」階段時,則改為每人各發一球。每局結束後,先發球的一方在下一局改為接發球方。在雙打決勝局中,當任何一方率先得到5分時,雙方除了交換場地外,接發球次序也必須互換,以維持比賽的公正性。

團體賽則結合了個人與集體對抗的特點,通常由五場比賽組成,包括三場單打與兩場雙打。一支隊伍由三名運動員參賽,率先贏得三場比賽者即獲勝。此賽制不僅考驗運動員的個人技術與心理素質,同時突顯團隊戰略與整體配合的重要性。

乒乓球港隊的黃鎮廷和杜凱琹混合雙打的情況 乒乓球港隊的黃鎮廷和杜凱琹混合雙打的情況

綜上所述,乒乓球作為一項結合速度、技巧與戰術的國際運動,其場地、器材與比賽規則皆有嚴謹而明確的標準。從場地布置、球檯尺寸,到球拍與服裝的製作要求,再到比賽中的發球順序與得分制度,乒聯均訂立詳細規範,以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與專業。了解並遵守這些標準,不僅能幫助運動員提升表現與比賽經驗,也能讓觀眾更全面地欣賞這項兼具精準與速度的運動魅力。乒乓球不僅是技術的比拼,更體現了規律與運動精神的完美結合。


相關文章:中港乒乓球的榮耀與傳承:樊振東、杜凱琹、黃鎮廷孫穎莎的故事

籃球
足球
乒乓球
排球
單車
網球
羽毛球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