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玩厭了羽毛球、籃球、足球等傳統運動,有沒有興趣試玩一些新興運動,例如「卡巴迪」?別看這項運動的玩法有點像「麻鷹捉雞仔」,它不但擁有數千年歷史,更在90年前已經在奧運會亮相!到底它的歷史、玩法和比賽規則如何?它適合甚麼年齡人士去玩?竟然連英格蘭國家隊也愛玩,它對運動訓練有甚麼好處?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主席及教練葉創興、中國香港卡巴迪代表隊運動員兼教練胡力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凝聚香港:第740集 新興運動卡巴迪,原來是傳統民間遊戲
嘉賓:中國香港卡巴迪總會主席及教練葉創興、中國香港卡巴迪代表隊運動員兼教練胡力文

文章索引


卡巴迪是一種甚麼運動?源自哪裏?

對我們而言,卡巴迪是一種新興運動,但其實它是一種廣泛流行於南亞地區的傳統運動,其歷史甚至可以追溯至4000年前的古印度,當時一種以「接觸和捕捉」為主的運動。卡巴迪(Kabaddi)名字源自印度坦米爾語,意思是「手牽手」,跟香港兒時遊戲「麻鷹捉雞仔」十分相似。相傳它是由一些狩獵活動演變而成,古時的印度人為了鍛鍊戰鬥力和提升勇氣發明了這種運動。過程中需要一個人獨自勇敢地迎戰一群敵人,同時又要擁有防守的機智,受敵方攻擊時要成功全身而退。


卡巴迪的場地標準和遊戲規則

場地:長13米,闊10米,分為兩邊對等的場地,每邊場地劃上兩條線:攔截線和得分線
隊員:雙方隊員各有12人,7人是正選隊員,5人作後備,比賽期間只有7人同時上場
比賽時間:以20分鐘為一節,共有兩節,期間有5分鐘休息




卡巴迪的玩法如何?

比賽開始時,其中一方要派一名進攻者進入敵方,必須觸碰防守者或踏到得分線,然後成功返回到己方陣地,這樣便可以成功得分。防守方需要攔截和捕捉進攻者,務求令他無法返回己方陣地,若能成功攔截可確認為防守有效,防守方可得一分。




卡巴迪有甚麼好處?連英格蘭國家隊也玩?

沒錯,英格蘭國家隊在世界盃操練時,曾向傳媒展示玩卡巴迪作訓練環節,可見它對運動訓練有獨特的好處:
1.個人方面:進攻者只能獨自思考如何完成任務,因此可以訓練思考能力、爆發力、觀察力、敏捷性,還有肺活量,因為過程中要不斷唸着「卡巴迪」。
2.團隊精神:防守方要非常團結,互相合作和配合,運用不同的防守和捕捉策略,由於以一對一去捕捉對手必定會失敗,因此團隊的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卡巴迪適合甚麼年齡人士去玩?

基本上沒有甚麼年齡限制,只要你有膽識,敢於接受挑戰,並且不怕碰撞都可以參與。有些國家甚至連上幼稚園的小朋友也會玩卡巴迪,當然他們會穿上一些保護防具。現時香港的總會不時會到中、小學進行推廣,也有40多歲的中年人士,試玩一次後便愛上了這運動。


卡巴迪怎樣傳遍全世界?

回到上世紀二十年代,那時印度有人慢慢把這項運動標準化,然後傳播到不同地方,亞洲地區不久便流行起來,有些軍隊甚至用它作為訓練項目,孟加拉更以這項運動作為國技,它也是印度三大流行運動之一。遠至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它已經首次登上體育界的最高舞台,成為示範項目。1950年,印度有機構為它制定了正式規則,從此全球的卡巴迪運動有了統一的規則,國際與地方的卡巴迪總會相繼成立,中國香港的卡巴迪總會則於2016年成立。


現時卡巴迪有哪些國際賽事?

1982年,卡巴迪在印度亞運會上作為表演項目,至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 正式納入為正規項目,當時只有男子隊,到2010年才出現女子隊。現時卡巴迪運動有世界錦標賽、亞錦賽和世青盃等國際賽事,並且已成為一些大型綜合運動會的正規比賽項目,例如亞洲室內運動會、亞洲沙灘運動會等。




一般人對卡巴迪有甚麼誤解?

有些人看到卡巴迪的比賽影片,覺得似乎有很多貼身對戰,感覺很激烈和有點暴力,其實恰恰相反,任何運動需要身體接觸越多,越會特別注重安全,對於可行和犯規動作都有明確規定,若有人犯規,裁判會馬上暫停和裁決,因此毋須擔心或誤解這是很危險的運動。
香港的卡巴迪總會常舉辦不同的體驗班和訓練班,鼓勵有興趣的人嘗試參與,並舉辦嘉年華向更多公眾介紹這項運動。當然也會舉辦不同的賽事,讓運動員爭取更多比賽經驗,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踏上亞運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