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增長、不良坐姿,經常低頭使用電子產品,或頸部曾受創傷,不但會導致頸緊膊痛,更隨時會頸椎退化,還可能引發關節炎、神經受壓等問題。脊醫鄭穎嘉會講解頸椎退化的成因、治療以及避免方法。

凝聚香港﹕用良好姿勢防頸椎退化
嘉賓:脊醫鄭穎嘉

文章索引


甚麼是頸椎退化?通常在頸部哪個位置出現問題?

頸椎是脊椎的第一節,人類的頸椎位於頸部區域,一共有七塊頸椎骨。每塊頸椎骨之間都有椎間盤。頸椎退化是指頸椎和關節長期磨損,導致原有功能下降,椎間盤因而突出令神經線受壓,出現不同程度的痛楚,這情況在 四十至五十歲以上的人士當中十分普遍。




頸椎退化的成因

頸椎退化最主要有三大成因,第一是年齡增長,頸椎及關節上的壓力會相應增加。第二是長期不良姿勢所致,例如長時間低頭盯著電子產品,會令頸椎兩邊肌肉受壓增加。第三是頸部曾經受過創傷而沒有適當處理所產生的後果。




頸椎退化有甚麼症狀,如果問題持續惡化,後果又會怎樣?

頸椎每一節中間的椎間盤就像一些氣墊,具有卸力的作用,但如果頸椎壓力過分地大,很多時候會壓到神經線,剛開始時覺得肩頸位置不舒服,但到了中期就會開始出現類似被針刺中、有麻痺的感覺從頸部延至手部。到了後期會出現一些手部無力的狀況,對日常生活和習慣都有嚴重影響。如果我們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頸椎最底部的壓力會開始增加,最後頸背位置會出現俗稱的「富貴包」(Neck Hump),即頸後無故腫起的一團厚肉,好像一個大包子一樣。雖然富貴包並不會引起劇痛,但除了影響外觀,還可以引發頭痛、失眠、甚至影響心腦血管健康,為身體健康埋下炸彈。




如何診斷是否出現頸椎退化?

頸椎退化初期,大家會覺得肩膀位置痠痛、不舒服,若有這些情況出現便應求醫,醫生一般會先做一些臨床檢查,檢查頸椎活動的幅度是否不太靈活,有需要時會拍X光照片,看清楚頸椎的現狀。


如何治療頸椎退化?

一旦確診頸椎退化,有些人會選擇用藥物先減輕症狀。此外,剛才提到頸椎退化最主要的成因之一就是椎間盤突出,壓著神經線,所以有些人適合做一些減壓治療,比較常見的是由專業人士作出評估後,運用脊椎減壓儀器,每次做十五至三十分鐘不等。假如情況已非常嚴重,則需要進行手術醫治。





如何預防頸椎退化?

頸椎退化最主要的成因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所致,解鈴還須繫鈴人,因此要從日常生活入手,第一就是保持正確坐姿,不要一坐就坐很久,甚至每隔三十至四十五分鐘便站起來做一些拉筋動作。第二是看手機或電子產品時,盡量置於視線的水平線上。第三就是減少頭部向前傾的情況。最後,如果大家察覺頸部有任何不適的情況或有問題,記得盡快找專業人士求助。


關於頸椎退化的進一步資訊,可參閱《頸椎退化從何時開始?情況惡化會大小便失禁?手機年代人人自危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