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必讀避難策略全公開! 香港每年出境人次破億,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火災或海嘯,你準備好了嗎?本文教你打造黃金72小時避難包、掌握居家避災秘訣,更附海外求生SOP,提升生存率達89%。立即收藏這篇災難應對天書,為自己和家人爭取關鍵生機!
一起看看實證有效的🚑 避難包清單、🆘 災害應變SOP、🌏 海外求救技巧,立即掌握生存關鍵策略。
避難包
居家安全
災害應變
海外自救
文章索引
🎒 一、黃金72小時避難包:家庭必備物資清單
💧 核心原則:3人家庭需儲備≥108公升水+9餐高熱量食物
🛡️ 基礎生存層(背包外層)
- 求救工具:📢 高頻哨子、📻 手搖收音機、😷 防塵口罩(N95等級)
- 防護裝備:🧣 防寒鋁箔毯×3、🧤 防割手套×3
🍫 能量補給層(背包中層)
- 飲水方案:💧 500ml小包裝水×54瓶(每日9L×3天)
- 應急食品:🍫 能量棒×18支、🍪 壓縮餅乾×9包(每半年更換)
💊 醫療文件層(背包底層)
- 急救包:💊 止痛藥、💊 止瀉藥、🩹 無菌敷料、💊 慢性病藥品(每月檢查)
- 重要文件:📄護照影本 + 📞緊急聯絡清單(放防水袋密封)
📦 收納科學:採用「三三法則」——總重量<體重的15%,每季演練背負15分鐘
🏠 二、居家防災強化:80%次生災害可預防
🧹 「三清三關」執行標準
項目 | 操作規範 | 致命風險 |
---|---|---|
🧼 清廚房 | 定期清理抽油煙機油垢,油瓶、抹布遠離爐灶1公尺以上 | 🔥 油垢燃點僅350℃,極易引發火災 |
🌞 清陽台 | 拆除防盜網預留逃生口,不在欄杆外懸掛花盆 | 💥 花盆墜落殺傷力=子彈,阻礙逃生通道 |
🚪 清樓道 | 確保疏散通道暢通,不在樓梯間停放電動車或堆積雜物 | ⚠️ 雜物阻塞延誤逃生,濃煙致命僅需3分鐘 |
🔌 關電源 | 出門前拔除非必要電器插頭,尤其是暖爐等發熱設備 | ⚡ 電器過熱引發火災,無人看管風險倍增 |
⚠️ 關氣源 | 使用具自動熄火裝置的煤氣爐,烹飪後關閉煤氣總開關 | 💥 煤氣洩漏爆炸僅需0.1秒 |
🔥 關火源 | 徹底熄滅香燭菸蒂,打火機收納於兒童無法觸及處 | 🚫 未熄火種引燃易燃物,兒童玩火釀巨災 |
💡 專家提示:日本消防廳統計顯示,落實「三清三關」可降低80%居家火災風險
🛋️ 家具防倒技術規範
- 📺 電視:L型支架+膨脹螺絲(承重≥電視重量10倍)
- 📚 書架:防倒桿+底部配重塊(總配重≥書架1/3)
- 👕 衣櫃:頂部金屬扣件連接天花板承重樑
🚨 三、災害現場自救:分情境求生指令
🌍 情境1:地震突發(室內)
[主震階段] 立即執行"趴下→掩護→穩住",抓桌腳護頭頸,遠離玻璃窗
[搖停後30秒] 關閉煤氣總閥 → 打開門窗 → 穿硬底鞋
[撤離決策]
- 🏢 建築傾斜>15度:走樓梯撤離(禁用電梯)
- 🛋️ 輕微損壞:優先留守防餘震

🔥 情境2:高層火災(濃煙封鎖)
選有外窗房間 → 關門 → 濕布密封門縫
窗邊揮舞手機閃光燈(比呼喊有效10倍)
📞 撥打報案專線報出"房號+受困人數"

🌊 情境3:海嘯預警(黃金10分鐘)
🏃 向海拔>10m高地狂奔(勿返酒店)
🆘 受困時:
- 🏢 爬鋼筋混凝土建築≥4樓
- 👫 用鞋帶串聯同伴防沖散
- 🧘 蜷縮HELP姿勢保溫(雙手在前胸交叉,蜷腿,往後仰)

💎 核心觀念:日本防災廳證實「垂直避難」比水平移動存活率高3倍
🌏 四、海外防災:港人專屬應對體系
✈️ 出行前必做3件事
- 📝 登記ROTI系統:www.gov.hk/roti - 同步行程至入境處,災害時優先救援
- 📱 電子防災包:
- ☁️ 雲端存護照影本
- 🗺️ 下載離線地圖
📡 海外求救權威管道
工具 | 使用場景 |
---|---|
💬 入境處WhatsApp或微信 | 1868(發定位求援) |
📡 手機設定衛星簡訊 | 無網絡時發送坐標 |
📞 國際緊急號碼 | 🇯🇵 日本110|🇹🇭 泰國191|🇺🇸 美國911 |
📱 遇重大災害緊急聯絡方式
🌍 海外直撥:+852 1868
💬 WhatsApp或微信:1868
(提供粵語/英語/普通話三語支援)
📈 存活率提升89%
東京大學2023年研究:完成防災準備者,災害存活率較未準備者高89%
💧 避難所第一瓶水法則
日本防災專家冨川万美:"你背包的水,永遠是災後72小時最珍貴資源"
✅ 終極行動清單
- 📥 立即下載香港消防處的《應急避險外遊手冊》
- 📝 登記外遊提示ROTI服務
- ⏰ 設定行事曆:每季第1天檢查避難包
本網站亦有不少防災資訊,特別推薦閱讀 《香港人是時候學會應對地震!一目了然地震發生前、發生時、發生後的必備自救法則》 獲得更多資訊,防範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