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遠視、散光和老花,這些尋常的視力問題,同樣源於眼睛的屈光出現問題。眾所周知香港的小朋友普遍需要戴眼鏡,原來在兒童時期沒有好好控制近視,發展成深近視有可能導致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等眼疾!眼科專科何頴流醫生講解究竟近視的成因是甚麼?經常打機真的會加深近視嗎?如果小朋友真的有近視,除了佩戴眼鏡,原來也有不同的方法去減慢近視加深。
精靈一點:近視防控
嘉賓:眼科專科何頴流醫生
文章索引
- 近視原來有不同種類,你是哪一種?
- 香港兒童現時有近視的情況如何?
- 深近視可造成患嚴重眼疾的風險!
- 父母有近視,子女一定會遺傳近視嗎?
- 為何打遊戲會導致近視加深?
- 近視也可以逆轉?如何區別假性近視?
- 近視防控攻略之一:佩戴OK鏡是否很OK?
- 近視防控攻略之二:佩戴「蜂巢眼鏡」
- 近視防控攻略之三:阿托品藥水
近視原來有不同種類,你是哪一種?
近視是由於眼睛的屈光出現問題,主要是眼睛的對焦點停留在視網膜前面,而不是視網膜上,造成視像模糊不清。近視主要分為兩種:1.屈光性近視:角膜或晶體出現問題,例如錐形角膜,導致對焦點放在視網膜前
2.軸性近視:一般兒童常見的近視,有近視的眼睛隨着身體的成長,令對焦點逐漸移到視網膜前
香港兒童現時有近視的情況如何?
現時香港一般從兒童3、4歲左右開始進行視力篩查,根據本地大學前兩年的研究報告指出,香港6歲小朋友有近視的比率約為兩成多,到了8歲則差不多達四成多,接近五成。隨着兒童年紀長大,近視的比率也會越來越高。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看東西時要拉得很近,或看老師在白板寫字有困難,便需要檢查一下。深近視可造成患嚴重眼疾的風險!
有近視人士患上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落和黃斑病變等疾病的機會,比沒有近視的人增加逾倍,尤其是深近視人士,即是近視達600度以上,他們的患病風險更比一般人增加10倍以上!有些人以為進行激光矯視便能解決問題,其實眼球因近視而伸長後,組織便會變薄,即使進行了激光矯視也不能逆轉這些風險。所以應該從小開始進行近視防控,盡量防止眼球變長、組織變薄,從而減低患嚴重眼疾的風險。
父母有近視,子女一定會遺傳近視嗎?
很大可能,遺傳絕對是患有近視的很重要因素,有研究顯示,如果家人沒有近視,近視的發病率只有7至8%。如果父或母有近視,發病率便達到20%。如果父母都有近視,子女有近視的風險約達50%。本地大學曾研究有近視的小朋友,其中7至8成的家長都有近視。但要注意近視是很多成因的疾病,包括環境因素、生活習慣造成,而且它也不是簡單、單一原因的遺傳病,因此父母有近視,不代表子女必定有近視。為何打遊戲會導致近視加深?
首先,因為經常靠近物件去看,眼睛負責對焦的睫狀體肌肉會長期繃緊,當它繃緊便會長期處於收縮狀態,形成「假性近視」,長期如此必定令近視加深。另外,長期靠近看東西也有可能影響傳導系統的一些生長訊號。基本上,醫學界認為造成近視的原因很多,環境和遺傳都會互相影響。近視也可以逆轉?如何區別假性近視?
如果出現近視問題是由於睫狀體肌肉痙攣,並確定為假性近視,只要適當地放鬆肌肉,有機會可以逆轉部分近視度數。要區別假性近視,可以留意小朋友表示看靠近的物件特別辛苦、特別用力,或發現他看東西時要提眉或蹙眉,代表他正不停進行對焦動作,有可能是出現假性近視的情況。驗眼時會先為他記錄一個度數,然後滴一些放鬆肌肉的藥物後再檢查度數,如果度數有分別,便有可能是假性近視。近視防控攻略之一:佩戴OK鏡是否很OK?
OK鏡的正式名稱是「角膜矯形鏡」,是一種在晚間使用的特製隱形眼鏡,目的是把角膜的中間位置壓成一定的弧度,到了白天,角膜仍可維持那個弧度,有可能毋須佩戴眼鏡已能維持清晰視線。如果停止佩戴,其效力只能維持兩至三天,便會恢復從前的近視情況。使用OK鏡必須注意佩戴隱形眼鏡的各種問題,例如眼乾或角膜受感染導致潰瘍,若出現嚴重併發症更有失明之虞,因此使用前要謹慎考慮。尤其小朋友佩戴OK鏡,要特別注意清潔問題,如果眼睛突然很痛、很紅便要盡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