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防蚊緊急指南】白紋伊蚊威脅升級!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基孔肯雅熱可能全球爆發,廣東佛山疫情已累計3,645宗。香港食環署最新監測:馬灣蚊患指數飆至30.4%,跨境輸入風險激增!本文速遞政府滅蚊策略、病症分辨重點,並提供實用防蚊技巧。
3,645宗
廣東佛山累計病例
佛山5區失守,順德區成重災區
30.4%
馬灣蚊患指數
6月分區指數達警戒級別
9.5%
全港6月誘蚊指數
較2024年同期的14%下降
237毫米
6月降雨量
雨季加劇蚊蟲孳生風險
文章索引
🦟 甚麼是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種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基孔肯雅"在非洲土著語言中意為"彎腰",描述患者因嚴重關節痛而彎腰的典型症狀。
當基孔肯雅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可能受到感染,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
香港並未有發現傳播基孔肯雅熱的埃及伊蚊,但同樣可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卻屬於本港常見的蚊品種。
🔍 疫情最新情況
鄰近地區疫情
- 截至7月24日,廣東佛山累計確診3,645宗,主要集中順德區
- 國家疾控局:廣東疫情仍處高位平台期
- 澳門近日錄得輸入個案
-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可能大規模爆發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香港與內地的人流往來頻繁,相信出現輸入個案是無可避免」
香港蚊患熱點
食環署2025年7月最新數據:
馬灣
30.4%
第一階段誘蚊器指數
藍田及秀茂坪
25.0%
第一階段誘蚊器指數
元朗市中心
17.3%
分區誘蚊器指數
2025年6月整體指數為9.5%,較2024年同期的14%下降。

💡 政府防疫措施
食環署三大防線
1. 蚊媒監測系統
- 全港設64個監察點
- 追蹤白紋伊蚊活動
- 雨季加強霧化滅蚊工作
2. 呈報機制
- 口岸設白紋伊蚊偵測器
- 如醫生發現有病人帶有基孔肯雅熱相關病徵,須向衛生署呈報
- 動患者活動區滅蚊,避免二次爆發
3. 全民滅蚊行動
- 今年3月已啟動全城滅蚊運動
- 聯合20多個部門清理積水
基孔肯雅熱 vs 登革熱
症狀 | 基孔肯雅熱 | 登革熱 |
---|---|---|
關節痛 | 手腕/腳踝劇痛・可持續數年 | 全身骨痛 |
皮疹 | 少出血點 | 密集出血點 |
發燒 | 有 | 有 |
致死率 | <0.1% | 最高20% |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基孔肯雅熱雖致死率較低,但病毒或可引致心臟或腦血管病,關節發炎腫痛可能長時間纏擾」
🌏防蚊實用措施
居家防蚊
- 每週清空積水容器
- 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
- 使用避蚊胺(DEET)蚊怕水
- 穿淺色長袖衣物
- 使用蚊帳保護嬰幼兒
戶外防護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
- 遠離積水容器
- 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
- 如同時使用昆蟲驅避劑及防曬液,應先塗防曬液再塗上昆蟲驅避劑
旅行注意
- 從受影響地區回來後14天内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作為防蚊措施
- 告知醫生旅遊史
- 避免高風險地區

雨季特別提示
今年6月降雨量達237.3毫米,雨季防蚊要點:
- 每週檢查住所周圍積水
- 確保排水渠暢通
- 戶外容器加蓋或倒置
- 使用防蚊網或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