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很容易長期曝曬於強烈日照下,究竟應如何護眼?又會否誘發白內障?眼科專科何頴流醫生詳解夏日護眼關鍵及白內障成因,讓大家都可以歡度炎夏,絕不會錯過精彩夏日的每一個瞬間!

精靈一點:白內障與夏日護眼小貼士
嘉賓:眼科專科何頴流醫生

文章索引

🔍 紫外線竟是白內障加速器?高風險族群需警惕

長期曝曬於強烈日照下,紫外線是公認風險因素,會加速晶體退化導致視力模糊!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深近視者或曾受眼部創傷者,白內障可能提早報到。臨床發現,年輕患者多與虹膜炎反覆發作、糖尿病控制不良或自身免疫疾病(如類風濕)相關,此類族群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


⚠️ 白內障警訊≠長者專利!「鬆、鬱、矇」視覺變化勿輕忽

許多人誤以為白內障是老年病,何醫生澄清:50-60歲已屬高發期,且年輕化趨勢明顯!關鍵病徵包括:

• 視力如相機「鬆、鬱、矇」般模糊晃動
• 色彩對比敏感度下降
• 近視度數短期飆升50-100度(晶體增厚警訊)


⚠️ 注意:
患者極少直接看見白內障,若發現瞳孔變白或外部異物,通常非典型症狀。視力變化多屬漸進式,易被誤認為自然老化,延誤就醫恐錯失黃金治療期!


🛠️ 白內障手術3大關鍵決策|人工晶體選擇攻略

破除迷思!「等熟再做手術」已過時

傳統觀念認為白內障需成熟再開刀,何醫生強調:現代超聲波乳化微創手術傷口小、風險低,過熟反而增加併發症風險(如角膜損傷)。手術方案依個案差異選擇:

手術類型 適用情境 技術優勢
超聲波乳化微創 多數標準案例 恢復快、安全性高
飛秒激光輔助 需精準矯正散光者 切口精準、部分解決散光
傳統大傷口摘除 晶體鬆脫等複雜狀況 處理特殊併發症

人工晶體怎麼選?單焦點vs多焦點實用分析

• 單焦點晶體:成像最清晰,但需老花鏡輔助近距視物
• 多焦點晶體:同時滿足遠中近距離,但夜間可能出現光暈(✖️ 夜間工作者慎選)

💡 關鍵提醒:植入後「後囊膜」可能混濁,需激光治療恢復視力,非白內障復發!


☀️ 夏日護眼實戰守則|紫外線防護×游泳風險破解

太陽眼鏡挑選2大鐵則

1. UV阻隔率:認明「UV400」標籤,阻隔99%-100%紫外線
2. 鏡框設計:包覆式鏡框防側光侵入,運動首選滑雪鏡款式

泳池×海灘高風險行為警報

• ✖️ 嚴禁戴隱形眼鏡下水:鏡片吸附病原體,恐引發角膜炎
• ✔️ 異物入眼急救法: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勿亂點眼藥水!
• ❌ 氯氣刺激處理:沖水後未緩解需就醫,避免角膜化學灼傷

紅眼症高峰期對策

夏季汗手揉眼易傳染!若出現刺痛、紅腫:
→ 步驟1:清水沖洗殘留物
→ 步驟2:勿購市售眼藥水(成分複雜恐加劇不適)
→ 步驟3:48小時未改善速就診


💡 冷氣族護眼秘技|20-20-20法則×眨眼訓練

長期盯螢幕、冷房乾燥易致眼乾,何醫生建議:
✅ 每20分鐘看20呎外物20秒+用力眨眼5次:重建淚膜保護層
✅ 冷氣房放加濕器:維持環境濕度>40%
✅ 生理鹽水非必要:眼睛具自潔力,過度清洗反破壞防護


🌟 眼科專家總結

白內障術後仍需每年檢查!紫外線防護是終身課題,選對太陽眼鏡+避開高危行為,才能守護清晰視界。


此外,除了上述問題,近年亦有很多人透過激光矯視改善視力問題,當中究竟有甚麼需要留意?詳情可閱讀 《激光矯視手術解碼:從PRK到SMILE的演化》 獲得更多資訊,一起為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