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大家都喜歡躲在室內「涼冷氣」,但若然室內有各種異味怎麼辦?許多人會立刻拿出空氣清新劑噴灑,瞬間香氣撲鼻,彷彿問題迎刃而解。但你知道嗎?這些方便的小瓶子,可能潛藏著健康風險!

凝聚香港:空氣清新劑點樣令空氣「清新」?使用時有乜要注意?
嘉賓: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兼任副教授史東甫、家庭醫生林永和

文章索引


🚨消委會震撼測試:18款全含香料致敏物,2款VOC超標下架!

消費者委員會近期對市面18款空氣清新劑進行嚴格測試,結果令人震驚:

❌全數樣本均檢出香料致敏物質!
❌其中2款更被驗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 含量超出法例規定上限!
❌涉事產品已按環境保護署要求緊急下架!


空氣清新劑真能「清新」空氣?教授揭密運作原理!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兼任副教授史東甫指出,空氣清新劑主要功能並非真正「清除」異味源頭(如霉味、食物臭氣),原理是短時間內釋放大量濃烈香氣,藉此掩蓋原本的難聞氣味。使用者聞到喜歡的香味,便產生『空氣變清新』的錯覺。實際上,異味源頭和空氣中的污染物依然存在。


⚠️VOC與香料致敏物是甚麼?對健康有何威脅?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
包含甲醛、乙醇(酒精)等常見於新傢俬、油漆、膠水甚至汽車廢氣中的化學物質,部分VOC屬有毒致癌物。
😨香料致敏物質:
構成香味的複雜化學成分,易誘發敏感反應。



家庭醫生林永和指出,接觸這些高濃度物質,可能導致:
😨短期不適:
眼睛刺痛、流眼水、皮膚紅腫痕癢(濕疹)、喉嚨痛、咳嗽、打噴嚏。
😨誘發呼吸道疾病:
加劇鼻敏感、哮喘症狀。
😨長期健康風險:
部分物質有致癌疑慮,或造成支氣管永久損傷、影響發育(尤其對幼兒、孕婦風險更高)!


🛡️安全除臭替代方案 & 專家實用建議

想安全有效地改善室內空氣質素、消除家居異味或辦公室異味,專家與醫生強烈建議:

1. 源頭治理,定期清潔:勤打掃減少塵埃、食物殘渣等異味來源,保持環境衛生。
2. 強力通風最天然: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經常開窗,讓新鮮空氣流通帶走異味和污染物。
3. 選購合格空氣淨化機:選用配備濾網及活性碳濾芯的機種,能有效過濾致敏原、異味分子及部分VOC。
4. 慎用空氣清新劑,看清標籤:若必須使用,務必:
o 選擇標示成分清楚、低VOC、且香料含量較低的產品。
o 嚴格遵循說明書指示用量,切勿過度噴灑。
o 使用後保持室內通風。
o 孕婦、幼兒、長者及有哮喘、鼻敏感等過敏病史者,應格外小心或避免使用。


🌳追求真正好空氣?回歸自然最安心!

想呼吸真正清新空氣,走進大自然當然是首選!身為都市人,若需借助空氣清新產品,切記 「看清標籤、適度使用、通風為上」 三大原則,才能用得安心,遠離化學物敏感及VOC危害,保護您和家人的呼吸健康!立即檢查您用的空氣清新劑是否安全吧!


最後,如想了解消委會上述調查的完整報告,可按此瀏覽 《空氣清新劑真「清新」?VOC及致敏風險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