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賞月只有一個,但品嘗的月餅卻是五花八門,除了傳統的蓮蓉、五仁月餅,還有奶黃、冰皮、陳皮、紅豆,甚至用各種甜品材料,例如巧克力等製作的月餅。吃月餅和其他中秋食品,是否真的「一年一次,不怕放肆」?過時過節要吃得健康,除了控制進食份量,還有甚麼健康進食貼士?哪些人尤其要特別注意不可暴食?註冊營養師劉嘉豪為你一一剖析。

文章索引


哪種月餅最健康、哪種最不健康?

傳統月餅用蓮蓉製成,一般油分都比較高,還包含高熱量、高脂肪和高糖分,吃了很容易引致胃脹氣和消化不良。那麼近年比較創新的月餅,例如奶黃月餅或冰皮月餅是否比較健康?不一定,因為奶黃月餅內有牛奶成分,很容易造成噯氣,甚至有可能導致肚瀉。至於需要冷藏的冰皮月餅,它的外皮由糯米製成,糯米較難消化,容易引致消化不良。若要吃較健康的月餅,可以選擇紅豆月餅,因為紅豆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消化,也可延緩血糖上升。



八分之一個月餅已經很邪惡!如何健康地吃月餅?

原來八分之一個傳統月餅,已等於一碗白飯的熱量!但有健康一點地吃月餅的方法嗎?有!就是把月餅當成一頓正餐,進食之餘還要加些水果或蔬菜幫忙消化,份量方面最好是點到即止,吃夠了便不要再吃。如果可以,盡量吃較小型的迷你月餅,能有效防止進食過多。


湯圓也要吃得小心!

湯圓跟冰皮月餅一樣,材料主要以糯米為主,吃了很難跟消化液和胃液混合,很容易引致腸胃脹氣。而且糯米是極高升糖的澱粉質,有些人吃了會出現反應性低血糖,即是血糖波幅太大,出現更疲倦或暈眩的情況。所以湯圓應盡量與正餐一起吃,還要多咀嚼幾口才吞下,這樣才能消化。


如果吃滯了(飽膩)身體會有甚麼反應?

一下子吃得太多時,會發現自己開始出現噯氣,噯氣中更含有剛進食的食物味道,若飽膩的情況很嚴重,更會出現胃酸倒流和心悸的情況,而且感覺不想再吃任何食物了。如果長時間經常吃得很飽,令大部分血液流至腸臟,人會感到頭暈目眩,這解釋了為何有些人吃得很飽時,反而會感到疲倦或虛弱,甚至更肚餓。


防止進食過量的貼士

1. 緊記「正念進食(Mindful eating)」,我們要享受食物而不是過度進食,要吃得從容、淺嘗即止
2. 先菜後肉,吃肉前先多吃蔬菜,以減少吃肉過多
3. 若以飲料佐膳,盡量選擇清水或無糖飲品
4. 維持正常排便
5. 感到很飽膩時,可以適量地服用市面上的消化酵素或益生菌來幫忙消化



哪些人特別要注意不要暴食?

過時過節,長者和幼童特別快樂,因此也特別有機會吃得多,除了容易進食過量,也很可能出現吞咽問題,他們也容易吃得太急或沒有把食物嚼爛便吞下,因此更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除了一老一幼,平日容易有腸胃脹氣、腸易激綜合症和胃酸倒流的人士,節日飲食也要特別切記應適可而止。另外,患糖尿病或心臟病的人也要避免吃得太多。

無論是否節日,我們都應注意不要過量進食,戒除「一年一次,不怕放肆」的不健康思維,改為緊記「過時過節,切忌放肆」,保持正念進食思維去享受食物,而不是放縱地大吃大喝,你會發覺這樣去品嘗佳節食品,反而更加美味呢!


最後,如想收聽更詳盡更足本的內容,請點擊《凝聚香港:第858集 營養師教路點樣健康過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