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流感病例明顯上升,更錄得首宗兒童感染死亡個案,身邊不少人出現流鼻水、發燒、咳嗽等症狀,許多市民開始關注流感的嚴重性與預防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流感並非普通感冒,若處理不當可能引發嚴重後果,尤其對兒童、長者及慢性病患者而言風險更高。本文將詳細解析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區別、預防方法、疫苗接種資訊,以及最新流感疫情動態,幫助您和家人安然度過流感季節。
文章索引
- 💥香港首宗兒童流感死亡個案敲響警鐘
- 🩺專業醫生解析流感嚴重併發症
- 🤧如何區分流感和一般傷風感冒?
- 🛡️全方位流感預防策略
- 👨👩👧👦高風險群體與疫苗接種計劃
- 💉三種安全有效的流感疫苗選擇
- 🚨出現流感症狀應立即採取的措施
💥香港首宗兒童流感死亡個案敲響警鐘
今年香港錄得首宗兒童感染流感死亡個案,一名13歲女童感染乙型流感。該女童過往健康良好,於10月5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病徵,其後迅速併發腦病變、心肌炎和休克,10月9日在家中暈倒送院,最終於10月12日不幸離世。這起案例提醒我們,流感病毒不容小覷,即使平時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士也可能面臨嚴重風險。
🩺專業醫生解析流感嚴重併發症
根據家庭醫生林永和醫生解釋,流感病毒可能引致多種嚴重併發症,包括腦病變、心肌炎、心包膜炎,以及由入侵性肺炎引發的敗血症,這些併發症均可能導致猝死。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統失調的兒童,感染流感後病情可能在短時間內急速惡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時識別流感症狀並採取適當措施至關重要。
🤧如何區分流感和一般傷風感冒?
許多市民難以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其實兩者在症狀上有明顯差異。一般傷風感冒主要影響上呼吸道,引發流鼻水、喉嚨癢、咳嗽或輕微發燒等症狀;而流感則可能突然出現高燒、全身骨痛、極度疲倦,並在數小時內急劇惡化。了解這些區別有助於及早發現流感感染,及時就醫治療。
🛡️全方位流感預防策略
對於流感預防,預防策略包括接種流感疫苗、保持規律運動、呼吸新鮮空氣、在人多場所佩戴口罩、進入冷氣場所時適當添衣,並注意均衡飲食和充足休息。若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求醫,若服藥一兩天後未見好轉更應盡快再次就診。這些預防措施看似簡單,卻是抵禦流感病毒的第一道防線。
👨👩👧👦高風險群體與疫苗接種計劃
除兒童外,65歲以上長者及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統失調或呼吸道疾病)的人士均屬流感高風險群組。今年政府的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已涵蓋這些人士,並提供接種資助。目前政府為兒童提供學校外展接種服務,市民亦可選擇到私家醫生或政府診所接種疫苗。長者及18至49歲慢性病患者同樣可獲資助接種,建議市民盡早安排接種以應對流感季節。
💉三種安全有效的流感疫苗選擇
現時香港提供的流感疫苗包括三種安全有效的類型:a. 傳統滅活疫苗、b. 適合長者並能產生更理想抗體的重組疫苗(對雞蛋過敏者亦適用),以及 c. 為怕打針兒童設計的噴鼻疫苗。這些疫苗均經過嚴格安全測試,市民可根據自身需求和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疫苗類型。
🚨出現流感症狀應立即採取的措施
若兒童出現流感病徵,家長應立即為其進行快速測試,確診後盡快求醫。在就醫前可先用退燒藥緩解症狀並讓孩子充分休息。患者不應上學,家中成員應注意勤洗手、實施適當隔離或佩戴口罩,以減少交叉感染風險。最後提醒市民,若不適應立即佩戴口罩防止病毒傳播,出現流感病徵應盡快求醫。如需了解更多疫苗接種資訊,可瀏覽衛生防護中心網站查閱相關詳情。
透過以上全面資訊,希望幫助香港市民更好地了解流感風險、掌握預防方法,並善用政府疫苗接種計劃,共同建立社區防疫屏障,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記得分享這篇實用指南給身邊的親友,讓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