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腰背痛都是椎間盤突出!本文教您如何透過簡單的「坐立彎腰測試」與「站立彎腰測試」進行初步自我檢查。同時詳細解析症狀分級,從輕微的腰部僵硬、中度的坐骨神經痛(屁股痛、腳麻),到嚴重的下肢無力。學會辨別危險訊號,何時該立即就醫,守護自己的脊椎健康。不想椎間盤突出惡化?專業解析椎間盤突出的成因、症狀分級、治療方法與預防措施,附上由註冊物理治療師教你3個安全有效的居家運動。

醫生與你:椎間盤突出
嘉賓:羅英勤醫生(骨科專科)、柳家祺(註冊物理治療師)

文章索引

❓ 甚麼是椎間盤突出?認識成因與風險因素

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的脊椎問題,尤其好發於經常久坐、姿勢不良的現代人。骨科專科醫生羅英勤指出雖然單靠腰背痛很難斷定是否為椎間盤突出,但經常坐著、維持同一個姿勢不動且坐姿不正確,的確會引致這個問題。

椎間盤是脊椎骨之間的軟組織,具有緩衝和吸震的作用。物理治療師柳家祺解釋椎間盤外圍的纖維環組織包圍著啫喱狀的髓核。當纖維環破裂或鬆弛,髓核就可能壓迫到神經線或脊椎,導致疼痛、腰背痛,甚至下肢無力等症狀。



⏱️ 急性與慢性椎間盤突出的差別

急性突出:常見於年輕人,多因突然扭動或搬重物造成

慢性突出:多見於40-50歲以上人士,因長期勞損和退化導致



👥 誰是高風險族群?肥胖與職業的影響

以下族群特別容易出現椎間盤突出問題:

  • 💪體力勞動者:需要重複性搬運或扭動腰部的工作
  • 🪑久坐族群:辦公室職員、職業司機等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
  • ⚖️肥胖人士:體重增加腰椎和椎間盤的負荷
  • 🧘姿勢不良者:習慣翹腳、躺在沙發上睡覺或錢包放後口袋


🩺 自我檢測:如何判斷是否椎間盤突出?

物理治療師柳家祺提供兩個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

坐立彎腰測試:

  • 坐直身體,然後向前彎腰
  • 注意是否出現腰骨痛或雙腳麻痺、劇痛

站立彎腰測試:

  • 站直,雙腳平放,手放大腿上
  • 向前彎腰,感受是否有腰背痛或下肢麻痺

如果進行這些測試時出現疼痛或麻痺症狀,可能有椎間盤突出的風險,建議尋求專業評估。



🚶 正確姿勢的重要性:預防勝於治療

正確站姿

  • 重心平均分配在雙腳,不要傾向一邊
  • 保持身體挺直,避免肚子突出或微微彎腰

正確坐姿

  • 避免坐在過軟的椅子或沙發上
  • 保持膝蓋和腰部呈90度角
  • 定期變換姿勢,不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

柳家祺治療師特別提醒:「翹腳、躺在沙發上睡覺或錢包放後方口袋,都容易讓身體歪一邊,導致腰椎力量分布不平衡,增加椎間盤突出風險。」



📊 椎間盤突出的症狀分級

  • 🟢輕微症狀:腰痛和腰部僵硬
  • 🟡中度症狀:腰骨痛伴隨屁股痛、大腿痛或腳麻痺(坐骨神經痛)
  • 🔴嚴重症狀:下肢無力或長期麻木,需立即就醫


🏥 診斷與治療方法

診斷過程

醫生通常會透過問診、臨床檢查(測試下肢肌肉力量和神經感官),以及影像檢查(X光、磁力共振)來確診椎間盤突出。

治療選擇

  • 💊藥物治療:消炎止痛藥和穩定神經藥物
  • 🩺物理治療:
    • 急性期:熱敷、電療舒緩疼痛
    • 恢復期:腰椎牽引(拉腰)、手法治療
    • 鞏固期:功能性訓練、普拉提或瑜伽


🏋️ 居家舒緩運動

物理治療師柳家祺建議以下三個簡單運動:

1. 盆骨擺動運動

  • 坐在椅子上,雙腳放地
  • 手插腰上,感覺盆骨位置
  • 將肚臍向後拉,再突出來,前後擺動盆骨
  • 每組10-15下,每天2-3組


2. 臀部肌肉拉伸

  • 翹起一隻腳放在膝蓋上,呈"4"字形
  • 保持10-15秒,感受臀部肌肉拉伸
  • 左右腳各做3-5組


3. 躺式腰部擺動

  • 躺下屈膝,肩膀貼床
  • 膝蓋自然向左倒,感受右腰繃緊
  • 再向右倒,輪流擺動
  • 每組10-15下,每天3-5組


🏊此外游泳是適合椎間盤突出患者的運動,水的浮力可減輕腰椎壓力,同時鍛煉核心肌群。不諳水性者可以選擇普拉提等強化腰椎肌肉的運動。



🔪 甚麼情況下需要手術?

羅英勤醫生指出,手術是最後選擇,通常符合以下條件才考慮:

  • 症狀嚴重,出現明顯麻痺或下肢無力
  • 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明顯影響
  • 磁力共振顯示突出位置與症狀吻合
  • 已經嘗試過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無效

「因為腰椎手術涉及神經損傷風險,可能導致下肢持續麻痺無力,所以需要慎重考慮。」



🛡️ 預防椎間盤突出的關鍵措施

  • 🔄經常變換姿勢:避免長時間坐立或站立
  • 🚴保持適當運動:增強脊椎柔軟度和穩定性
  • ⚖️控制體重:減輕腰椎負荷
  • 💪強化核心肌群:保護脊椎免受壓迫